Thursday, May 27, 2010

Honey Moon in Tokyo and Hakone Day-3

第三天跟第四天對主要行程是箱根,一早又衝去吃一蘭拉麵 (真是拉麵癡),多虧了 24H 經營的一蘭拉麵,好吃又方便,就在 the b hotel 後面的巷子裡。吃過早餐,搭乘山手線到新宿站轉車前,在一蘭拉麵外的巷子看到日本人一私不苟 (meticulous) 的極致典範–一輛洗得比我自己開的車還乾淨 (應該是早上才剛洗過,我懷疑可能有打蠟,因為有光澤)的垃圾車,加上兩位服裝整齊、頭戴安全帽的隨車人員,而且在小小的區域範圍內看到數台這種小型垃圾車在作業,這種生活環境真是好的令人羨慕,可惜讚嘆之餘忘了拍照。


一蘭拉麵門口





新宿車站一樓,等小田急浪慢特急


坐 9:27 往箱根湯本的車


列車來了,今天坐的是 Excellent Express 30000


座位會自己轉向


我們坐的 30000 算舊車型,結果座位竟然也會自己轉向,真誇張,日本人就像是怕你覺得事情不夠完美似的,不管什麼小細節都隨時準好讓你驚訝。

到達箱根湯本後,天氣如預期地陰雨綿綿,將行李寄到車站寄物櫃後便到車站外面商店街逛街,買了超甜的溫泉饅頭後,就找了一間日本料理店解決中餐。


箱根湯本午餐


我點的 そば御膳 (su ba)


掬掬點的湯豆腐御膳


店門口照一張


吃飽飯後回到箱根湯本車站,拿了行李,在同一個月台換搭箱根登山電車,如同阿里山鐵道的純正登山電車,之字形的爬坡、輪流使用兩邊列車頭行駛爬坡,都是我第一次的體驗。沿途雖然下著小雨,不過雨中鐵道,搭配著窗外翠綠山林、濛瀧溪壑更讓人有種遊人登山的幽古之情。


 箱根登山電車






雨打在電車玻璃上,好像一幅濛瀧的水彩畫




箱根山嵐


 溫泉饅頭


水溝裡冒出熱氣來



一路坐到了彫刻の森站,步行到距離車站約 5 分鐘遠的 Hakone Open Air Museum,雖然園區裡有不少有趣的彫刻藝術品,不過下雨加上我背著一包大行李,實在是不怎麼好玩,晃了一圈就離開了,繼續坐登山電車到下一站–強區,準備換搭登山纜車。




彫刻的森公園中的荷包蛋


壯牛










鬱金香


彫刻の森車站


箱根登山纜車 (Cable Car)


Cable Car 來了


 Cable Car 進站




車廂是斜的


列車的最前方就是司機席 (還可以看到鐵軌上的鋼纜)



強羅也算熱鬧的地方,車站外有許多商店與溫泉飯店,下次如果有機會再來拜訪箱根,可以考慮這兒作為第一天住宿地。從強羅站開始換搭用鋼纜往山上拉的登山纜車 (Cable Car),中途經過 4 站,約略 15 分鐘左右的車程,然後在早雲山改搭空中纜車。早雲山往桃源台那段空中纜車據說天氣好時可以看到富士山美麗的錐狀山形,不過這天下雨,纜車外的玻璃又沒有雨刷,所以沒什麼景色可看。

經過大涌谷時還挺壯觀的,下面是一整片被硫磺染成黃白色的山谷,其中又夾雜錯綜複雜的溫泉管線,從約 150 公尺高的半空中看下去相當震憾。到了大涌谷後出車站去看傳說中的延壽黑蛋,實在是沒什麼特別之處,反倒是旁邊有一個外國人賣的烤蕃薯,香氣四溢,掬掬也跑去光顧買了一個來吃,外國人老闆還問她為什麼只買一個,聽到掬掬說我不喜歡吃烤蕃薯後,老闆露出難以理解的表情,哈~終於找到一樣我不喜歡吃的老人食品。






大涌谷站看出去的硫磺山谷景象


掬掬與抱著黑蛋的 Kitty 合照


應該要有雨刷的


之後坐著纜車一路抵達桃源台,原本計劃好搭乘最後一班開往箱根園的登山巴士去箱根王子飯店,沒想到竟然停開了,跟掬掬冒雨走到湖尻,又等了約半小時,才搭上西武巴士到箱根園。

為什麼會弄得這麼麻煩呢?主是原因就是箱根旅遊交通分小田急與西武兩個系統,小田急系統包括了我們一路坐上來的登山電車、登山纜車、空中纜車,最終站到桃源台還有海盜船可接到蘆之湖南岸的箱根町港或元箱根,而西武集團也許是不願為小田急作嫁,所以沒有直接自小田急轉運的桃源台接到自家箱根園的公車,而小田急雖然登山巴士有經過箱根園,不過也是為了將客人送到箱根園隔壁自家小田急酒店而開,一天沒幾班,錯過了就只好像我們一樣,走路到湖尻轉西武巴士。

還好,箱根園裡的王子飯店房間、溫泉及隔天早上起來看到的蘆之湖湖畔景色沒有讓我們失望。


此趟比較像出國旅遊的房間


坐在椅子上看電視、喝日本清酒,享受旅行的獨具的氣氛








晚餐吃箱根湯本車站買的便當




這個是我的箱根山海便當


晚上迫不及待地跑去湯屋泡湯,這兒幾乎沒看到幾個日本客人,泡湯時更是只有外國人在裡面泡,完全沒有日本阿伯,好處是也沒有阿六仔。露天湯池緊臨蘆之湖,不過晚上燈光昏暗,看不到什麼景色,泡完湯後買了飯店商站的清酒,回房間休息,準備明天早上再來泡一次,順便欣賞蘆之湖風光。






No comments: